
臺當局外事主管吳釗燮24日在臺灣立法機構備詢。(圖片來源:臺灣《中國時報》) 民進黨當局走向“分離主義”路線,離臺灣地區“憲法”越來越遠的態勢日趨明顯;現在已經是到不知當前形勢危急的地步。面對中美的交鋒,在炮火連天不可開交時,民進黨當局所選擇的作法,居然是火上澆油。 在阿拉斯加中美高層官員會談中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已明白拒絕美方涉入臺灣、新疆與西藏問題;而美方也決定不再此一問題上糾纏后,臺灣地區外事部門居然還說“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,主權屬于臺灣2350萬人民,也只有臺灣人民有權決定臺灣的未來!边@樣的作法,是嫌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還不夠糟嗎? 民進黨當局真的是視“憲法”如無物,民進黨干脆直接請蔡英文所任命的大法官出來講清楚。臺灣“憲法”何時同意過,在其所規定的領土主權范圍內,可以表述出另一名為“主權范圍限定于臺灣的國家”?依現行“憲法”規定,“臺灣的主權”是屬于全體民眾吧?按臺當局外事部門的講法,金門、馬祖和澎湖人就不享有“主權”了?只能說臺當局外事部門坐實分裂的內亂外患罪。 如果要講清楚,我們今天所面臨在中美之間的窘境、在兩岸之間的困局,不就是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上臺后,在兩岸政策上,一直走的是“臺獨分離主義”路線;在外事上,百分之百的緊抱美國大腿,去年美國大選還一廂情愿的抱特朗普大腿;才導致今日左右為難、進退失據的下場。 民進黨選擇“臺獨分離主義”路線,毫無疑問的得罪大陸,但卻又同時完全限制了本身在外交政策上的回旋空間,只能毫無選擇的跟隨美國;但在最后卻又押錯寶,使得拜登政府在根本上對臺灣并無好感。 簡言之,這次會談中,美方所以提及臺灣之名,在相當程度上,是因為美國本身的利益趨使,而非有愛于臺灣;更別提蔡當局一向以來的“臺獨”或“兩個中國”路線;就連美國現下兩黨對臺灣的支持,還是在于“不支持臺灣地區參加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”。 在美方已經受到中國大陸的強大壓力時,臺北除了應盡量與美方溝通外,剩下唯一穩妥的作法,應該就是噤聲,姿態蹲低,仔細觀察;而不是再跳出來做呱呱叫的出頭鳥,而且還是會鬧到美國都頭痛的那種鳥。此番來的拜登政府官員,從領頭的國務卿布林肯、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,到印太資深協調官坎柏,都是從96年“臺海危機”、99年7月“兩國論”危機時走過來的人,絕對是深知臺海、兩岸議題的敏感與危險性。 而就在中美關系劍拔弩張之際,民進黨當局官員好像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,索性再加上“臺獨”議題的一把火,而且這還是一把同時燒到中美兩邊的火。盡管吳釗燮說,希望跟大陸有機會協商,但這樣“兩國論”的意識形態,面對大陸一貫的“九二共識”,民進黨當局要拿什么協商?(作者孫揚明為臺灣資深媒體人) 來源:臺灣《中國時報》
責任編輯:邱夢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