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 馨(評論員) 蔡英文5月20日上臺即將“滿月”,執政蜜月未過,各種挑戰與困難聯翩而至,已經讓新當局吃盡苦頭,暴露其執政能力欠缺、應對乏力等種種問題。若其不能盡快兌現競選時的執政承諾,開啟改革新局,可能將遭遇“內閣”更替的窘境。正如在蔡上臺前有島內學者所言,“民進黨邁向政權巔峰之日,即是其滑向深淵之始”。 經濟社會發展難見景氣,民意壓力增大。蔡英文競選時最主要的“支票”就是提振經濟、發展民生,但執政以來,蔡英文當局面臨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兩岸關系現狀難以維系,從陸客觀光、農漁產品采購、陸生赴臺等一系列兩岸交流合作出現緊縮趨勢,對島內經濟和產業發展造成壓力。與此同時,蔡拋出的所謂“產業革新”、“擴大參與國際經濟區域合作”、“新南向政策”等選舉支票幾無兌現曙光,更是讓島內經濟社會發展遭遇寒霜。島內輿論指出,經濟民生發展是民進黨執政之本,一旦比他們過去扣上“無能”帽子的馬英九做得還不如,走向衰落恐怕只是時日問題。 行政團隊失言失政風波頻起,與民脫軌苗頭顯露。近期最惹人非議的言論莫過于“行政院長”林全所謂的“慰安婦未必都是被迫的”發言,不僅遭到藍營“立委”及支持者圍剿,更是引發綠營同陣營人士的批評,盡管行政團隊緊急滅火,林全本人也公開說明道歉,但為時已晚。民進黨當局面臨夏季全島用電量陡增的壓力,一度方言欲重啟核電,恰與其一貫標榜的“廢核”主張相沖突,遭綠營支持者“打臉”。除此之外,新任防務機構負責人就太平島的發言、端午假期高速收費等問題都引發民眾不滿!靶姓焊痹洪L”蔡其昌明顯感受到壓力,直呼“內閣政治能力不足,很危險”。
責任編輯:黃楊 |